国网智研院研制空间磁场取能装置 解决三芯电缆数字化感知节点供电难题

来源:雷竞技入口    发布时间:2024-01-03 02:32:34

雷电竞ray官网AS3545系列屏蔽箱


  11月8日获悉,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空间磁场取能装置日前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多条电缆线路应用,解决了三芯电缆/品字形电缆等场景传感器的供电难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出更加高的要求。目前,大量数字化感知节点已在输电、变电等环节部署,但在配网三芯电缆等场景部署较少。这是因为配网三芯电缆主要部署于地下环境且规模较庞大,电池供电方式存在运行维护困难的问题。且传统的电流互感器取电供电方式因三芯电缆三相合成磁场的问题,无法在三芯电缆/品字形电缆场景获取电能。

  为此,国网智研院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点研发框架项目,对基于局部磁场变化进行能量收集的空间磁场取能技术开展持续研究,攻克了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取能装置设计技术和高效率微能量管理技术,研制了类电池型可阵列扩展的空间工频磁场取能能量块及系列化自供电无线传感器。该装置具有无损快速安装、无须维护、适合使用的范围广等特点。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国网北京电力富华金宝一路等多个电缆场景应用,解决了三芯电缆等场景传感器供电难的问题,提升了电缆全景数字化感知水平,降低了传感器部署维护成本。

  国网智研院传感所在输配电电缆场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实验用真型换流阀部署安装并测试空间磁场取能装置及自供电传感器,根据结果得出,装置在标称电压、10安培至3000安培满负荷范围内均能稳定工作,可有效支撑阀体运作时的状态评估。项目组计划进一步将该装置推广应用至其他主设备在线监测等领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者按:国家电网公司2023年四季度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中国

  “今日RPA线路负载率监测预警,监测黄色预警12条、蓝色预警29条,线路负载率预警清单已派发,请相关单位尽快核实原因并制定预防和治理措施。”12月25日,国网甘肃兰州供电公司指挥中心员工通过RPA机器人开展线路负载率监测,同时积极督办相关单位开展现场原因核实、系统参数校验及治理方案和运维措施制

  2024年,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岳阳县供电分公司计划争取投资9251.74万元,其中主网项目3个,计划争取投资3651.74万元。10千伏及以下农配网项目1个,计划争取投资5600万元。1、新建110千伏高新变电站,主变容量63兆伏安,110千伏配套线千伏柏祥变电站,主变容量50兆伏安,110千

  《南方电网发展报告(2023年)》发布 多重维度全面总结南方电网电力发展成效

  编者按:年度报告系列是南网能源院战略性、基础性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2018年以来,南网能源院已累计出版54本年度报告,获得了能源电力行业的高度关注。2023年11月,南网能源院对外发布7本年度报告,分别为《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报告(2023年)》《全球领先企业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中

  长江之畔,太湖之滨,一幅高水平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开。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江苏无锡凭借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标志性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这幅画卷上,5000余条配电线路如城市血脉一般,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汩汩电流。自2022年3月起,无锡供电公司启动国际先进型城市配电网建设,围

  编者按:国家电网公司2023年四季度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2022

  2023年度金杯电缆3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验收 其中1项达国际先进水平

  受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委托,衡阳、湘潭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023年12月15日在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主持召开了金杯电工2023年度新产品项目省级验收会。会议由衡阳市工信局李笃清主持,鉴定会评审专家组由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国家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了海淀-宝山220千伏电缆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项目详情如下:一、项目名称:海淀-宝山220千伏电缆线路工程。二、建筑设计企业: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三、建设地点:海淀区四季青地区。四、建设内容及规模:利用现状和其他工程修建的电力隧道,敷设电

  12月4日,在福建厦门北部海域,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利用国内首艘智能化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顺利完成了进岛第一通道220千伏春围II路海底电缆巡检作业。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可在海上连续作业约5小时,具备一键自主巡航、智能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还能根据海缆的位置和状态,调整航行速度和探测距离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谭忠富:充分的发挥“分布式”与“集中式”并存优势

  在新能源占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成为装机主体,“电从身边取”将会成为电力供应的基本形态,但我国疆域辽阔,能源资源和负荷呈逆向分布,又让“电从远方来”变得不可避免。因此,电力供应将同时存在“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在此情况下,电网规划建设将作何思考?安全保供方式需

  操作人员在地面上远程控制,一个18寸行李箱大小、搭载照明灯和摄像头的水下机器人在电缆工井中灵活移动,实施勘测作业——11月20日,在上海浦东洋基(电气)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上海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员工应用该院攻关团队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勘测了电缆工井的内部环境。电缆工井环境勘测是

  11月21日,经过福建福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现场调试,福建省首套四足电缆巡检机器人在福州220千伏东盖线电缆隧道投运。此次投运的四足巡检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能跨越20厘米高的障碍与楼梯,并攀爬30度斜坡。该设备融合运动控制、导航避障和智能巡检等先进的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电缆线路外观

  国网智研院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组建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系统” 基础研究创新联合体

  12月10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系统”基础研究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暨首届北七家能源电力科技发展论坛。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级电力公司及直属单位、知名高校、能源电力领域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论坛。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

  11月15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研制的国际首台基于新型铁基软磁复合材料的50赫兹、10千伏/300千乏铁心电抗器顺利通过第三方型式试验,后续将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挂网应用。据介绍,传统硅钢电抗器因其固有的气隙结构,导致铁心中存在漏磁和振动,从而在铁心和绕组中产生

  日前,国际电工委员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IECTC115)年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通过了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高压直流断路器现场试验》标准提案,同意由国网智研院牵头成立特别工作组启动这项标准的编制工作。据介绍,高压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电网构建的核心装备,用于灵活调整多端及直

  近日获悉,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提交的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标准提案《SRv6网络性能监测方法》正式获批立项。该提案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在ITU-TSG11(信令要求、协议和测试规范组)牵头立项的国际标准提案。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DN)和IPv6的SR